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261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723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397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991.
青藏高原东部及下游地区冬季边界层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7年12月的加密探空资料, 对高原东部及其下游地区的边界层结构和高原东部边界层变化对下游大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冬季青藏高原东部夜间近地面逆温层可以发展到平均500 m的高度, 白天混合层可以发展到平均2000 m的高度。白天混合层内水汽和风速混合十分均匀, 在混合层发展成熟时存在十分深厚的逆湿层。冬季青藏高原下游的四川盆地, 边界层内温度日较差小, 夜间逆温层把大量地表水汽截留在近地层, 日出前近地层水汽容易达到饱和。白天, 混合层在中午发展成熟, 平均高度只有300 m。四川盆地对流层下部存在非常强的逆温层, 该逆温层是青藏高原抬升地表加热和冬季盛行西风气流形成的, 逆温层变化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界层温度日变化和局地西风变化的共同结果。逆温层显著改变大气动量、 热量和水汽的垂直分布。与对流层下部逆温相联系的中层云对辐射的影响是造成四川盆地温度日较差和混合层高度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2.
为避免常规分类方法复杂的数学理论和繁琐的计算,提出了基于集对原理的洪水分类新方法——集对分析法(SPAM)。系统地给出了集对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和计算步骤。建议方法概念清晰,结构简单,计算简洁,易操作,是一种有效的分类途径。以实测洪水过程为例,应用研究表明集对分析法的分类结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3.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T63谱模式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资料,对200、500hPa高度场及200hPa、700hPaU、V风场进行相关系数、距平、距平同号率、距平相关系数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对极涡、南亚高压、副热带高压预报能力较强,夏季副热带系统预报偏强,西风带系统预报偏弱;冬季西风带系统预报偏强,副热带系统预报偏弱。西风带和副热带系统的距平误差基本反映出影响我国年季气候变化主导系统的进退及预报误差。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应用标准正态检验(SNHT)技术,对四川省161个台站自建站以来~2005年的长序列气温资料进行了一个普查性的检验,发现四川161个台站中有64.6%的台站存在气温资料的不均一现象,盆地内站点的不均一现象略高于高原三州台站,60年代以前和2000年以后不均一的台站比其他年代少;并且结合四川省台站历史沿革资料分析发现,有21.2%的台站的不均一问题是由迁站引起的。进一步以松潘和中江站为例,初步分析了不均一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5.
高原涡与西南涡相互作用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动力诊断方法,对2008年7月20~22日高原低涡与低层西南低涡相互作用引发西南低涡强烈发展和四川大面积特大暴雨天气发生机理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高原涡与西南涡涡心之间的纬向距离在5个纬度的时候,两者上升气流都在500 hPa以下,当两者继续东移,在经向上耦合的时候,二者同时得到发展,西南涡中心的上升气流达到300 hPa,而高原涡中心的上升气流突破200 hPa;西南涡在低层出现初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原涡的发展,随着两者在经向方向发生耦合,上下涡度平流不同造成垂直差动,将激发500 hPa以下的上升运动与气旋性涡度加强,使得500 hPa与700 hPa涡心正涡度值的增大近1倍。并且涡前的正涡度变率使得高原涡发展并东移,待垂直耦合后,高原涡与盆地涡相互强迫作用促使气流上升运动加强也是导致高原低涡与西南低涡共同发展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弹性理论的顺层边坡失稳破坏力学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分析顺层边坡受力状况的基础上,当边坡的坡脚未被破坏时,将顺层边坡视为弹性地基上的悬臂梁,由此提出其失稳破坏的力学模型。应用弹性理论求出在力作用下悬臂梁的应力状态,并根据摩尔-库伦准则,导出可判定其稳定性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得出了顺层边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极限长度。同时通过实例计算,将文中方法与应用突变理论所得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7.
Maximum Wind Speed Changes over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In this study,the maximum wind speed(WSmax) changes across China from 1956 to 2004 were analyzed based on observed station data,and the changes of WS max for 2046-2065 and 2080-2099 are projected using three global climate models(GFDLCM20,CCCMACGCM3,and MRICGCM2) that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AR4).The observed annual and seasonal WS max and the frequency of gale days showed obvious declining trends.The annual WS max de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1.46 m s-1 per decade,and the number of gale days decreased by 3.0 days per decade from 1956 to 2004.The amplitudes of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WS max decreases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average wind speeds(WSavg).The weakening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and summer monsoons is the cause for the distinct decreases of both WS max and WS avg over the whole China.The decrease of WS max in the southeast coastal areas of China is related to the reduced intensity of cold waves in China and the decreasing number(and decreasing intensity) of land-falling typhoons originated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The global climate models GFDLCM20,MRICGCM2,and EBGCM(the ensemble of above mentioned three global climate models) consistently suggest that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WS max values will decrease during 2046-2065 and 2080-2099 relative to 1981-2000.The models also suggest that decreases in WS max for whole China during 2046-2065 and 2080-2099 are related to both the reduced intensity of cold waves and the reduced intensity of the winter monsoon,and the decrease in WS max in the southeast coastal areas of China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decreasing number of tropical cyclones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in the summer during the same periods.  相似文献   
998.
为了弄清楚龙首山地块的归属问题,对龙首山地块地壳结构和地层特征进行研究,发现龙首山地块具有由结晶基底和沉积盖层组成的双层地壳结构。该地块结晶基底由龙首山群组成,龙首山群岩性主要为一套条带状、眼球状混合岩夹斜长角闪岩、花岗质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等,普遍经历了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龙首山地块缺失长城系、青白口系和南华系,下部沉积盖层由蓟县系墩子沟群和震旦系顶部的烧火筒沟组构成。墩子沟群经历了埋藏变质作用,粉砂岩具千枚状构造,砂岩有一定程度的重结晶,地层层理保存完整。烧火筒沟组上部为含砾千枚岩、粉砂质千枚岩,下部为冰碛砾岩,冰碛砾岩总与寒武系含磷层相伴出现。地壳整体结构与华北克拉通基本特征相同,而扬子克拉通具有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和沉积盖层3层地壳结构,与华北克拉通和龙首山地块迥异。因此,龙首山地块应归属于华北克拉通。  相似文献   
999.
利用河南省武陟县1961—2010年5—9月日极端最高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武陟县极端最高气温与高温天气的特征,以期能对提高气候预测水平和农业生产有一定帮助。结果表明:武陟县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6—7月,高温天气的时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年极端最高气温的变化大体上经历了从高到低又到高的过程;持续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6月,连续≥3d的高温天气过程出现最多,平均每年出现1.9次;武陟县夏季酷热与极端最高气温高、持续高温天气出现次的年份,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及90年代后期至今的两个时间段内。  相似文献   
1000.
在对数据库同时进行读写的多个事务调度中,为了保证所有事务的并发执行,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各个事务之间是否可串行化或冲突可串行化。然而,当事务较多较复杂时,要准确判断事务调度是否满足这些条件,难度较大。优先图通过事务内部的本征关系表征各个事务之间的逻辑顺序,根据优先图内有环或无环可准确判断调度是否可串行化或冲突可串行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